说起这个谷陇镇的社保缴费基数,我也是前段时间才自己折腾明白的。主要是家里有个亲戚,在谷陇那边开了个小店,刚开始就一两个人,寻思着得把社保给交上,不然心里不踏实。他就打电话问我,说城里待过的见识多点,让我帮忙问问。
我一开始也以为简单,不就跟咱们这边差不多嘛结果真去打听,还真有点不一样,或者说,每个地方的具体数字和说法,还是得落地问才清楚。
摸索过程
第一步,我先是想当然地在网上搜。 搜出来一堆大道理,什么全省平均工资,什么缴费档次,看得我头晕。说什么最低档、一档、二档、三档,还有更高的,据说是跟你上一年的收入挂钩,或者说,是跟当地的平均工资水平挂钩。但具体到谷陇镇,那个“基数”到底是多少钱,网上硬是没个准信儿。
没办法,只能用老办法,打电话。 我找了谷陇镇负责社保这块儿的部门电话,打了过去。接电话的同志态度还行,挺耐心的。我先把情况说了,就是个体户,给自己和可能以后请的员工交,该怎么弄。
人家告诉我,这个缴费基数,确实是每年会调整的,一般是参考上年度黔东南州或者贵州省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来的。然后,不是说你想按多少交就按多少交,它有个范围。
- 有个最低标准,就算你收入再低,也得按这个最低标准来交。
- 也有个最高标准,你就算收入再高,顶天了也就按这个最高标准交。
- 中间,还给你几个选择档次,比如按平均工资的60%、80%、100%这样来选。你自己选一个档次,然后按照这个档次的基数乘以缴费比例,算出每个月要交多少钱。
我赶紧问:“那今年谷陇镇这边,这个最低标准和那几个档次,具体基数是多少钱?”
搞清楚具体数字
这下问到点子上了。 对方查了一下,告诉了我几个数字。他说,像我亲戚这种情况,刚起步,可以选择按最低档或者稍微高一点的档次交。他报了几个数,比如最低档是多少钱,按60%档是多少钱,按100%档(也就是按平均工资)又是多少钱。这个数字每年会变,所以每年都得关注一下。
他还特别提醒,这个基数定了,是用来计算养老、医疗、失业这些险种费用的。每个险种的缴费比例还不一样,单位(或者说雇主)出的比例和个人出的比例也不同。比如养老,大头是单位出,个人出的那部分相对少点。
我拿笔记了下来,感觉清晰多了。虽然还是有点绕,但至少知道该怎么给亲戚说了。他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选择一个合适的缴费档次。选定了档次,知道了基数,再根据各项保险的缴费比例,就能算出每个月大概要准备多少钱来交社保了。
整个过程下来,感觉就是:
1. 网上信息只能参考大方向,具体到镇一级的,数字得问当地部门。
2. 缴费基数不是随便定的,有上下限,有几个档次可选。
3. 这个基数是算各种社保费用的基础,每年可能会变。
把这些信息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亲戚,他也算心里有底了,知道大概要准备多少预算,也知道去哪里办手续了。总算是把这事儿给弄明白了,实践出真知,光看文件确实容易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