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就琢磨这个事儿,就是咱们公务员这社保,到底是怎么扣钱的,特别是那个缴费基数,一直有点迷糊。
刚开始那会儿,拿到工资条,看着扣掉那几项,特别是养老保险那块儿,心里就犯嘀咕,这扣的钱是按啥标准来的?数目还不小。我就去问了办公室几个老大哥老大姐,有的说就按基本工资算,有的说得加上津贴补贴啥的,说法不太统一,听得我云里雾里的。
自己不搞明白心里总觉得不踏实。于是我就抽空自己查了查,主要是翻了翻单位发的材料,也顺便在网上搜了些说法。网上的东西也挺杂,有的说是按当月工资总额,有的又说是按上一年的月平均工资。哪个是真的?
自己动手搞清楚缴费基数
后来我仔细对比了下,又结合人事部门那边给的一些解释,总算是把这事儿给捋顺了。原来是这么回事:
- 第一步,得先确定你工资里哪些项目算缴费基数。一般来说,不是光看基本工资,像我们公务员,发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生活性补贴、工作性津贴,甚至有些奖金啥的,只要是货币形式发的,都可能算在里面。具体哪些项目算,每个地方可能还有细微差别,但大体就是这些构成工资总额的部分。
- 第二步,不是拿这个月的工资总额直接用。通常是用你上一个年度所有这些收入的总和,除以12个月,算出一个月平均工资。这个平均数,才是今年用来计算社保缴费的基数。
- 第三步,这个算出来的基数,也不是直接就用。它还有个上限和下限。比如说,不能低于当地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打个比方,具体比例看地方政策),也不能高于300%。如果你的平均工资低于下限,就按下限算;高于上限,就按上限算。在上下限之间的,就按你实际的平均工资算。
- 3,用这个最终确定的缴费基数,去乘以规定的缴费比例。比如养老保险,政策说单位交20%,个人交8%。那就是用你的缴费基数乘以8%,就是你工资条上养老保险扣的那笔钱了。
这么一步步拆解下来,总算弄明白了。原来不是简单地看眼前这点工资,还得看去年的整体收入,并且还有个范围限制。搞清楚这个过程后,再看工资条心里就有谱多了。虽然钱扣了还是有点心疼,但至少知道它是怎么来的,明明白白总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