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琢磨了一下深圳社保缴费基数这事儿,主要是工资条上扣的钱,每个月都不太一样,就想弄明白到底咋回事。
我也挺懵的。就听同事瞎聊,说什么每年都要调一次,还有啥最低标准、最高标准的。又听说去年的啥平均工资一直没公布,搞得今年的基数调整也拖着,就更糊涂了。
我自个儿动手的过程
光听别人说不靠谱,我就想着自己查查最实在。
- 第一步,翻工资单。 我先把最近几个月的工资单找出来,对着看社保那几项扣款。确实,基数好像有过变化,但具体咋变的,光看单子还是不明白。
- 第二步,问公司人事。 我就去找了我们公司管人事的小姑娘,她倒是给了个数,说是公司统一按某个标准报的。但我问她为啥是这个数,以后会怎么变,她就有点支支吾吾,估计也不是特别清楚细节,或者就是按流程办事。
- 第三步,自己上网摸索。 回来我就上网搜“深圳社保缴费基数怎么算”。嚯!信息那叫一个多,五花八门的。有说最低3523元的,有说跟上年平均工资挂钩的,还有说什么灵活就业人员可以自己选档次的。看得我头都大了,感觉不太系统。
- 第四步,找官方渠道。 我觉得还是得看官方的说法。我就试着搜了“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的网站,还有他们的公众号。捣鼓了半天,终于在个人社保账户里头查到了我自己的缴费记录。
这下清楚多了! 在那个个人账户里,能清清楚楚看到每个月我的各项社保(养老、医疗啥的)是按多少钱作为基数来缴费的。我也大致明白了:
- 这个基数,确实每年可能调整,主要是参考全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
- 它有个上下限,不能低于最低标准,也不能高过最高标准。很多公司图省事或者省成本,可能就按最低标准给员工缴。
- 像养老保险这种,好像确实有说法,在一定范围内,单位和个人可以商量或者按规定选高一点的基数,缴的也就多了,据说退休拿的也多点,不过我这是公司统一办的,估计没得选。
- 我还看到一些变更基数的说明,好像得要啥工资流水、合同之类的材料去申请,挺麻烦的。
搞明白之后的感觉
总算把这事儿弄明白了,心里踏实多了。虽然咱普通打工人,很多时候没法自己决定按多少基数缴,但起码知道自己每个月为啥扣这么多钱,知道这个基数关系到以后退休、看病报销这些,还是挺重要的。
说白了,这缴费基数就是个“底子”,以后算你的社保待遇,很多都跟它挂钩。多了解了解没坏处,至少做到心里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