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搞明白的“社保退休个人缴费多少”这事儿,之前我也是一头雾水,感觉像个无底洞,交也不知道以后能拿多少,这回我算是彻底摸清门道。
事情是这样的,我有个发小,最近一直在纠结要不要自己交社保,他是自由职业,没有单位给他交,就得自己掏腰包。他问我,自己交划不划算,以后能领多少,我当时就被问住,只能含糊其辞说“应该划算”,但具体多少,真说不出来。
为不显得自己太无知,也为帮发小解决问题,我决定好好研究一下。我先是跑去社保局咨询一趟,结果人太多,排队排到天荒地老,好不容易轮到我,工作人员噼里啪说一堆专业术语,什么“缴费基数”、“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听得我云里雾里。看来指望社保局直接给答案不太现实,得靠自己。
回家后,我开始疯狂搜索各种资料,什么“养老金计算公式”、“社保缴费比例”、“各地社保基数”,啃好几天的网上的各种帖子,终于算是弄明白七七八八。发现这玩意儿也没那么复杂,主要就是几个关键点:
- 缴费基数:这玩意儿跟你所在地区的平均工资有关,一般来说,你工资越高,缴费基数也就越高,各地都有上下限。
- 缴费比例:这个是固定的,职工养老保险一般是单位交一部分(大约20%),个人交一部分(大约8%),如果是灵活就业人员,那就得自己承担全部,大约20%左右。
- 缴费年限:这个好理解,就是你交多少年,交的越久,以后领的越多。
- 退休时社会平均工资:这个也很重要,到时候会根据退休时你所在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来计算你的养老金。
搞清楚这些之后,我就开始帮发小算。得查到他所在地区的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这个网上都能查到,比如我查到我所在的城市2024年的缴费基数上下限是XXXX元至XXXX元。然后,假设他选择最低的缴费基数,按照20%的比例缴纳,算下来每个月要交XXXX元。再假设他交满15年,总共要交XXXX元。
光知道交多少还不行,还得算出来以后能领多少。养老金主要分为两部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比较复杂,要用到“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这两个数据,还得乘以缴费年限再乘以1%。这一块儿我算半天,差点把自己绕晕,还是找个在线的养老金计算器才算出来个大概。
个人账户养老金就简单多,就是你个人账户里存多少钱,然后除以一个系数,这个系数跟你的退休年龄有关。退休年龄越大,系数越小,也就是说,晚退休几年,每个月能领的钱就越多。
把这两部分加起来,就是你每个月能领到的养老金。这只是个估算,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出入。
经过这么一通折腾,我总算是对“社保退休个人缴费多少”这事儿有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虽然计算过程有点复杂,但只要搞清楚几个关键点,就能大概估算出自己以后能领多少钱。我把这些都告诉发小,他听之后也觉得心里有数,说要好好考虑一下,争取给自己攒个安心的晚年。
社保这玩意儿,虽然交的时候有点心疼,但从长远来看,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谁都想老有个保障,你说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