嚯,一晃眼,在青岛这边交社保都快二十年了,真是时间不等人。刚开始上班那会儿,对这玩意儿真没啥概念,就知道每个月工资条上固定会扣掉那么一块钱,叫“社保”,具体干啥用的,能有啥好处,脑子里基本是空的。
懵懵懂懂的开始
记得头几年,就是跟着单位走,人家给交咱就扣钱,从来没主动关心过交了多少,账户里有多少。那时候年轻嘛总觉得退休是很遥远的事儿,医疗保险好像也用不太上,身体好得很。
后来换了第一份工作,中间折腾了一个多月才入职新公司。那时候心里就有点打鼓了,这社保断了一个月,前面的会不会白交了?会不会有啥影响?
- 赶紧去问新公司的HR,人家说问题不大,养老是累计年限的,不怕断。
- 但是医疗好像有点说法,断了就不能马上享受报销了,得重新等生效期。
那会儿才稍微上了点心,知道这东西不能随便断,尤其是医疗。至于养老,虽然说累计,但心里总觉得,能连续交肯定更
中间的折腾与了解
再后来自己也折腾过一阵子,没挂靠单位,成了灵活就业人员。那段时间就得自己跑社保局,自己去银行缴费了。那才真是实打实地感受到每个月要掏出去多少钱,以前在单位扣习惯了,没啥感觉,自己真金白银掏的时候,还是有点肉疼的。
也是那段时间,自己去窗口问过好几次,了解得更清楚了些。比如养老保险,确实是累计计算缴费年限,交够最低年限,退休就能拿钱,而且是多缴多得,长缴长得。就是说你交的年头越长,每个月交的基数越高,以后退休拿的养老金就越多。
医疗保险,也是累计年限,但是退休时对总年限好像有个要求,男的女的不一样,好像男的要交够多少年,女的要交够多少年,具体数字我记不太清了,反正得够数,退休后才能一直享受医保待遇。万一不够,退休时还得一次性补齐,那可就是一大笔钱了。
从那以后,我就特别注意,尽量保证社保不断档。哪怕换工作,也提前规划好衔接,实在不行,就自己先按灵活就业交上,不能让它空着。
二十年的沉淀
现在回头看看,这二十年,虽然中间有过担心,有过自己跑腿缴费的麻烦,但总算是坚持下来了。看着社保记录上累计的年头越来越长,心里头也越来越踏实。
年轻时总觉得这笔钱是负担,现在年纪慢慢大了,想法也变了。这更像是一种强制储蓄,是给未来的自己一个保障。虽然每个月还在继续扣钱,但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觉得是“损失”了,反而觉得这是对自己负责。
尤其是在青岛这个地方,生活成本也不低,将来真要靠自己那点积蓄养老,心里还真没底。有份社保托底,特别是医保不断,能应付个大病小情的,感觉会安心很多。
这二十年的社保,我觉得交得值。就是这么个简单的实践过程,没啥高深的,就是按部就班,尽量别断,坚持下来,给自己攒个未来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