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深户社保缴费标准是多少?这里有最新的缴费明细表。

最近有朋友问我,不是深圳户口,在深圳这边交社保到底是个啥标准,每个月要交多少钱。刚好我自己之前也琢磨过这事儿,毕竟关系到自己的钱包嘛所以就花点时间去弄明白,今天就把我搞清楚的过程和结果跟大家唠唠。

为啥要搞清楚这个?

主要是,现在来深圳打拼的朋友挺多的,好多都不是本地户口。公司给交社保,但自己扣多少,公司又出多少,心里总得有个谱。而且有时候换工作,新公司谈待遇,社保这块也是要考虑的成本,不能稀里糊涂的。

开始动手查

一开始我也是两眼一抹黑,就在网上搜呗。搜“非深户社保缴费标准”、“深圳外地人社保怎么交”这些。结果信息挺杂的,有说这个基数的,有说那个比例的,还有不同年份的标准混在一起,看得我头都大。而且很多说得特专业,什么“缴费基数上下限”、“综合医疗”、“住院医疗”,听着就晕。

后来我就想,得找准最新的官方说法。虽然不能直接看官方文件(因为咱们这儿不让贴链接哈),但我尽量找那些看起来比较靠谱、更新日期比较近的信息源,把信息扒拉下来自己整理。

拆开来看各项保险

社保主要就那几样: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我就一项一项来看:

  • 养老保险:这个是大头。我查到说,缴费基数是有个范围的,好像是根据上一年的平均工资算出来的。比如我查到的信息说,从2024年7月到2025年6月,最低大概是四千四百多块,最高能到两万七千多。非深户的话,好像单位大概出16%,个人出8%。这个基数不是随便定的,一般跟你工资挂钩,但不能低于最低的,也不能超过最高的。
  • 医疗保险:这个比较复杂点。非深户好像大多交的是二档或者三档医疗。我解到的情况是,一档是最好的,但一般公司给非深户交二档的比较多。缴费基数也有规定,好像下限是六千七百多,上限三万三千多。具体的个人交多少,单位交多少,跟选的档次有关。我记得好像非深户交二档的话,个人出的相对少一些,几十块?单位出得多点。
  • 失业保险:这个交得不多。基数好像是按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来的(也可能是别的基数,这点我当时查得有点模糊),比例很低,单位和个人各出一点点,好像个人就零点几的比例。
  • 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这两项,我查到的信息都说是完全由单位出的,个人不用掏钱。工伤保险的费率根据行业风险不同,单位出的比例也不一样。生育保险也是单位全包。它们的缴费基数通常是跟你其他的社保基数一致的。

自己动手算算账

搞清楚大概的比例和基数范围,我就试着按最低基数算一下。假设养老按最低的四千四百多算,医疗按二档的最低基数六千七百多算,再加上失业、工伤、生育这些。

个人要出的部分:大概就是养老(基数 x 8%)+ 医疗二档(固定几十块或者按比例算的一点点)+ 失业(基数 x 个人比例)。

单位要出的部分:就是养老(基数 x 16%)+ 医疗(基数 x 单位比例)+ 失业(基数 x 单位比例)+ 工伤(基数 x 单位比例)+ 生育(基数 x 单位比例)。

这么一算,每个月单位出的确实是大头,个人扣的相对少些。但具体数字还得看公司给你申报的缴费基数是多少。这个基数理论上应该是你的实际工资,但很多公司可能会按最低标准或者一个统一的标准来申报,只要在那个上下限范围内就合法。

非深户社保缴费标准是多少?这里有最新的缴费明细表。

总结一下我的实践经验

搞明白非深户社保缴费这事,关键是抓住几个点:

  1. 确认缴费基数:问清楚公司给你申报的养老、医疗等保险的缴费基数是多少。这是计算一切的基础。
  2. 搞清医疗档次:非深户一般是二档或三档医疗,确认下自己是哪个档次,这关系到报销比例和个人缴费。
  3. 解缴费比例:养老(个人8%,单位16%左右)、失业(个人零点几,单位也零点几或一点几)、医疗(根据档次不同比例不同),工伤生育个人不交钱。
  4. 知道基数会变:这个缴费基数上下限每年7月份会调整一次,所以去年的标准可能就不适用于今年,要看最新的。

我当时就是这么一步步查资料、对比、自己估算,才大概弄清楚非深户在深圳交社保是个什么情况。虽然过程有点繁琐,但弄明白心里就有底。希望我这点实践记录能帮到同样有疑惑的朋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