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阵子,不少朋友都关心那个社保缴费基数的事儿,特别是上海这边,每年夏天都得调整一回。我,也一样,毕竟这关系到咱每个月到手多少钱,还有退休后的保障,马虎不得。我就自己动手查了查最新的情况,今天就把这个过程和大家唠唠。
找官方消息,这事儿不能瞎听
往年,大概六七月份,上海这边就会公布新的社保基数上下限。今年感觉好像稍微晚了点儿,一直没看到准信儿,搞得我心里也嘀咕。我这人不喜欢听小道消息,这种事情必须得看官方怎么说。所以我先是习惯性地去刷了刷“上海人社”那个公众号,想着官方发布一般会先在那里出来。果然,刷了几天,在七月底的时候,总算看到他们发了通知。
点进去一看,文件标题写得挺明白,《本市调整2024年度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就是它了。
关键数字看明白
我看文件里写得也挺直接,从2024年7月1号开始用新的标准。具体数字是这样的:
- 缴费基数的上限,变成了36921块/月。
- 缴费基数的下限,是7384块/月。
这两个数是啥意思?简单说,就是你交社保的那个“工资”基数,不能比下限低,也不能比上限高。如果你工资正好在这中间,那就按实际工资来算;如果工资特别高,超过了上限,那就按上限36921块来交;如果工资比较低,没到下限,那也得按下限7384块来交。
文件里还提到了,确定这个上下限,是根据去年(2023年)全市平均工资来的,算出来是12307块一个月。这个数就是那个“1倍社保基数”的基础。上限一般是平均工资的3倍,下限是平均工资的60%,这么一套算出来的。
跟去年比比,心里有数
我记得去年那个1倍基数好像是12183块。这么一对比,今年的平均工资涨了大概一百多块钱,涨幅确实不算大,文件里好像也提到增长了1%左右。反映到下限,也从去年的六千多涨到了现在的七千三。
这个调整,对我来说,意味着每个月单位和个人要交的社保费可能会有点变化。具体多少,还得看自己工资在哪个档位,以及公司是怎么给你申报基数的。反正,每年这么一调,都是为了让社保缴纳跟上社会平均工资的变化,虽然有时候感觉涨得肉疼,但长远看,对未来的保障还是有好处的。
记录下来,每年关注
查完这些,我心里就有底了。把这几个关键数字记了下来,也算是完成了今年的“功课”。这事儿每年都得关注一下,毕竟政策总在变,跟自己利益相关的事儿,还是得上点心。
好了,这就是我这回查上海社保缴费基数的一个小过程,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大家也可以自己去官方渠道核实一下,信息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