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社保这事儿,标题也写,就是“社保如何降低缴费基数”。这可不是教大家逃避责任,而是分享一些我亲身实践过,觉得还算靠谱的门道,让大家伙儿在合规合法的前提下,稍微松口气。
以前我也觉得社保这块儿压力山大,特别是公司刚起步那会儿,每个月看着社保支出都心疼。后来琢磨一下,发现还是有些技巧可以用的。
调整工资结构,藏点猫腻
最直接的当然是工资结构。社保缴费基数不是按你工资条上的总额算的嘛所以我就开始琢磨怎么把一些钱从工资里挪出来,但不影响员工实际收入。比如,把一部分工资变成出差补贴、通讯补贴,这个得有正规发票报销才行。但这招现在管的越来越严,风险也高,我后面就很少用。
再就是,可以考虑把一部分绩效奖金变成项目奖金。项目奖金这东西,不定期发,而且跟项目挂钩,这样就不算在每个月的固定工资里。不过这个操作起来也麻烦,得有实际的项目支撑,不能瞎搞。
灵活就业,基数自己选
后来公司业务调整,有几个员工变成灵活就业人员。这下好,社保缴费基数直接可以自己选!社保部门会提供几个档位,高的高,低的低,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交的少,以后领的也少,这个要自己权衡。
盯着政策,薅羊毛要紧
国家和地方政府经常会出一些社保优惠政策,像什么社保补贴、减免之类的。我那时候就特别关注这些信息,没事儿就去人社局的网站上刷刷,或者跟当地的社保专员搞好关系,他们有消息会第一时间通知我。只要符合条件,就赶紧去申请,能省一点是一点。
- 申请社保补贴:这个是最常见的,如果公司招用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或者残疾人,就可以申请社保补贴。
- 享受税收优惠:有些地方政府为鼓励创业,会对新办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其中就包括社保方面的减免。
协商缴费比例,好聚好散
虽然法律规定社保的缴费比例,但实际上,企业和员工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协商空间的。可以跟员工商量,适当调整企业和个人承担的缴费比例。这个得双方都同意才行,不能强迫员工。而且调整比例也不能超过法律规定的范围。
真实案例,血泪教训
我之前有个朋友,为降低社保成本,直接给员工少报工资。结果被人举报,不仅要补缴社保,还被罚一大笔钱,真是得不偿失。所以说,降低社保缴费基数一定要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千万不要为省钱而触犯法律。
降低社保缴费基数的方法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要合法合规。不要想着钻空子,否则只会适得其反。社保这东西,交的多,以后领的也多,所以也要综合考虑,不要只看眼前的利益。希望我的这些实践经验能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