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二仙桥学校的介绍
成都市二仙桥学校是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实验学校,于2005年9月,在城乡教育均衡化、一体化背景下挂牌成立。这所标准化配置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其前身为创建于1954年的成都机车厂子弟校。2003年从企业剥离,移交成华区政府,2004年与圣灯乡人民塘村小学合并。学校占地20999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202平方米,目前,学校有教学班36个,现有教职工100余人,学生1600余人。其中:小学部24个教学班,中学部12个教学班。12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严格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不懈追求教育教学的高质量。2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学校奠定了发展基石.,学校传承企业办学的质量意识,倡导用文化的温存去激扬生命活力的办学理念。坚持“注重精细管理、积淀文化底蕴、打造特色品牌、培育和谐教师团队”的理念,以“和谐、有效、发展”为主题,以“细、实、恒、新”为常规工作要求,扎扎实实推进学校内涵建设,认认真真办人民满意教育。1学校内风景优美,环境良好,每学年开设一次运动会,还会组织四、七、八年级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活动。学校四,五年级还有单独的剪纸课程学校以生命教育为理念,坚持让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宗旨,还开设了许多兴趣班和社团,促进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此外,成都市二仙桥学校还编辑了《生命花开》和《赵氏剪纸》两本书籍,现供小学部同学使用。
成都二仙桥是哪二仙
成都二仙桥是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一座古老桥梁,它得名于其中蕴含的传说故事。根据传统说法,二仙指的是道教中的两位神仙——张果老和韩湘子。据说张果老和韩湘子曾在这座桥上相遇,并结为好友,因此人们将这座桥命名为“二仙桥”。
成都成华区北改二仙桥片区
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西北路15号属于(八里庄二仙桥片区、)、青龙场那边的西林小区(红花堰昭觉寺)应该会拆,恭喜你们中奖!!!!
五轴七片两区”
成华片区启动的“北改”工程,将是一个涉及65万人民的重大民生工程。根据规划,成华区“北改”确定的范围为:东起新成华大道,南抵锦江府河段,西、北至金牛区交界,幅员面积约55平方公里,可以归结为“五轴七片两区”。
“五轴”即为成都北部出城的五条主干道——北新干道、川陕路、府青路—成绵高速、建设北路—蜀龙路、新成华大道。
七片”即为重点实施的七大片区,分别是昭觉寺片区、红花堰片区、驷马桥片区、李家沱片区、八里庄二仙桥片区、猛追湾片区、凤凰山白莲池片区。
“两区”:即沿地铁及出城通道沿线规划建设两个产业功能区,分别是红花堰昭觉寺文化旅游商贸功能区、八里庄二仙桥创意总部商务功能区。
成都二仙桥名字来历的故事
雍正十一年(1733),朝廷册封唐朝诗僧寒山与拾得为“和合二仙”(也有“欢天喜地”别称),从民间仙道升格为官方神祗,专掌婚姻和美、家庭圆满等事宜。得到人间帝王的旨意,寒山拾得便开始腾云驾雾,巡游四方。
一日,二仙端坐祥云,来到了成都府华阳县东门外。俯瞰下界,只见小河弯弯,石桥横陈,一对母女面色蜡黄,颓坐桥边破庙前。二仙心生怜悯,化作蓬头笑面僧来到近前。
寒山问道:“老人家面色忧郁,不知因何烦忧?”
“师父有所不知,老身系客家人氏。阿女自小许配谢家阿仔。去年谢家从湖广迁徙四川,渺无音讯,我便带着阿女前来寻亲,至今婚事无着,团圆无望,今又盘缠用尽,不知如何是好啊。”
拾得心想,这是官封以来的第一桩份内事,要做得巴适漂亮。“自乐平声道,烟萝石桥边。”一声偈语藏天机,“明日午时三刻,请施主在庙前石桥等候。”
果然,次日正午时分,从东山方向健步走来一位担着柴火的年轻人,老人家定睛一看,这不是谢家阿仔是谁?两下相见,抱头痛哭,喜极而泣。谢家阿仔把母女接回家中,双方阿爸阿妈商定,择吉日完婚。
几天后,谢家院子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左邻右舍都来道喜。二仙见到此景,含笑道:“看来谢家人缘不错,我们也去瞧瞧。”说完,化作两个憨态可掬的束髻童子,一人手持荷花,一人手捧圆盒,来到谢家院子。他俩一会儿穿梭在人群之中,一会儿跳跃在红烛之间,十分活跃,大家都没在意这是谁家小孩。
婚庆迎宾见状,赶紧过来拦住俩人,吓唬道:“阿仔,不要捣乱,一边玩儿去。”
二人拿出荷花和圆盒,正色道:“我们是前来道喜的。”迎宾一愣,心想这俩小孩面生,盒里别是啥整蛊的玩样儿。迎宾伸手揭开盖子,霎时圆盒里“呼啦啦”地飞出五只蝙蝠,顿时整个喜庆现场像炸开了锅。
听着外边纷乱如麻的吵闹声,谢家阿爸从屋里出来,看到迎宾气急败坏的样子,快步上前制止:“吾乃礼仪之家,休得无礼。”
阿爸转身对两个童子施礼道:“来者是客,如不嫌弃,大家同乐如何?”
童子二人听了此番话,哈哈大笑,没等人们回过神来,竟化作一道白光飞入画中去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声音,久久在厅堂间回荡。大家抬头再看,只见画轴之上,两位束髻童子,一人持并蒂荷花,一人捧带盖圆盒,盒中飞出五只蝙蝠。“这不是刚才的两位童子么?”
人们恍然大悟,是掌管婚姻之神——和合二仙降临人间了。他们手中的器物,荷与和、盒与合谐音,取和谐合好之意,五只蝙蝠,则寓意着五福临门。此后,人们便把那对新人重逢的地方叫做“二仙桥”。新婚供奉和合二仙画轴,也成了二仙桥周边地区人们的婚庆习俗。
扩展资料:
在清末民初时,每年冬至过后,很多川北地区的乞丐都会到成都赶灯会和花会,二仙桥就是各路人士年终大聚会和信息交流的集散地。至今,这仍然是老成都味道最浓郁的地区之一。
几经历史变迁,所谓的二仙桥早就消失不见,1918年重修的石拱桥因为桥下河水干涸而被拆除,但是二仙桥的名字一直被保留。现在的二仙桥地区是成都重要的物流和仓储中心。
二仙桥街道辖区交通便捷,有二仙桥东西路、新成华大道主干道,东连成南高速、西连成绵、川陕路、成都地铁7号线,有南车成都机车车辆厂、成都理工大学、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成华校区、成都市二仙桥学校、成都美誉医院等企事业单位和二仙桥公园旅游景点。
参考资料来源:成华区二仙桥街道办事处-和合二仙与二仙桥的一段神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