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2021年社保扣除比例 成都市2021年个税扣除标准

本文目录

  1. 成都2021年社保扣除比例
  2. 成都市2021年个税扣除标准
  3. 社保扣除比例
  4. 成都工资扣税标准2021
  5. 社保公司和个人比例
  6. 公司缴纳社保比例

成都2021年社保扣除比例

2021年成都个人社保缴费标准,2021成都社保缴费档次,成都社保缴费基数2021,2021年成都社保比例,成都社保缴费时间。

一、职工社保(用人单位及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

各项社会保险费的月缴费金额=职工各险种月缴费基数X各险种单位缴费比例+职工各险种月缴费基数X各险种个人缴费比例

成都2021年社保扣除比例 成都市2021年个税扣除标准

简单来说,就是每个月单位交一部分,个人交一部分。缴费金额=缴费基数×缴费比例,所以我们先要知道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是多少,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计算即可!

缴费基数

(一)、工资收入低于缴费基数下限标准(养老保险以全口径省平工资的55%计算下限,其他险种以全口径省平工资的60%计算下限)(元/月)

①基本养老保险:2966元

②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3236元

(二)、工资收入在缴费基数下限标准和上限标准之间(元/月)

①基本养老保险:实际工资收入

②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实际工资收入

(三)、工资收入高于缴费基数上限标准(以全口径省平工资的300%计算上限)(元/月)

①基本养老保险:16179元

②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16179元

缴费比例

(一)、单位缴费比例

①基本养老保险:16%(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12%)

②失业保险:0.6%

③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6.7%+0.8%

④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一类行业0.2%,二类行业0.4%,三类行业0.7%,四类行业0.9%,五类行业1.1%,六类行业1.3%,七类行业1.6%,八类行业1.9%),实际缴费费率为基准费率加浮动费率之和的50%,最低为0.1%,最高为1.425%。

⑤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0.8%

⑥合计:25%-26.325%(不含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

(二)、个人缴费比例

①基本养老保险:8%

②失业保险:0.4%

③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2%(生育保险个人不缴纳)

④工伤保险:个人不缴纳

⑤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个人不缴纳

⑥合计:10.4%

2020成都职工社保一个月要交多少钱

2020成都职工社保一个月要交多少钱

二、个人社保(个体参保人员缴纳社会保险)

缴费标准暂按“全口径省平工资”64717元,月平均5393元。

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55%-300%(详见下表)

基本养老保险缴费金额:593.2元-3235.8元(详见下表)

基本医疗+大病互助(8.7%+0.8%):409.83

养老+医保缴费金额:1003.03元-3645.63元(详见下表)

注:

1.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比例4%的缴费标准为215.72元/月(不划入个人账户,不包含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可享受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待遇)。

2.生育保险缴费标准为43.14元/月。(2015年10月起,个体新参保及已中断缴费人员、单位离职人员不再参加个体生育保险。)

特别提示:

1.根据成办发[2019] 17号文规定,2020年1月1日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基数档次调整为55%。

2.根据成医保办发(2019] 42号文规定,统账结合方式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参加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的缴费费率由1%调整为0.8%。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费率下调的部分(0.2%)调增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费率。

3.根据成医保发[2019] 18号文规定,单独参加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不再另行筹资。参加我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且处于待遇有效期的参保人员,均可享受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待遇。

4.基本养老保险本年存在未按时缴费的,可在次年公告期内(1月-3月)申请缴纳,逾期不得缴纳。

5.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超过4个月未缴费的不得补缴;中断缴费后,续保时不再参加个体生育保险,基本医疗保险须从再次缴费之月起,连续缴费满12个月后,发生的住院医疗费才能按规定报销。

6.个人委托银行代扣社保费业务办理次月生效,每月21日(12月为15日)代扣当月社保费,请在扣款日期前存够扣款金额,避免扣款失败给您带来不便。当月扣款失败的,次月将合并扣缴,连续4个月扣款失败的,将不再扣缴。

7.个体参保人员可通过就近选择社保基层网点、个人社保网,上经办系统、自助服务一体机办理个体社保业务。

受疫情影响养老、工伤、失业(单位部分全免)

户口基数类型险种缴费基数(元)单位缴费个人缴费合计执行时间

比例(%)金额(元)比例(%)金额(元)比例(%)金额(元)

城镇户口(本地、外地)最低基数养老保险 2697 16% 0 8% 215.76 24.00% 215.76 2020年6月起

医疗保险 3236 6.5% 210.34 2% 64.72 8.5% 275.06

大病医疗保险 3236 1.0% 32.36 1.00% 32.36

生育保险 3236 0.8% 25.89 0.80% 25.89

失业保险 3236 0.6% 0 0.4% 12.94 1.00% 12.94

工伤保险 3236 0.160% 0 0.160% 0

合计 25.060% 268.59 10.40% 293.42 35.460% 562.01

最高基数养老保险 17317 16% 0 8% 1385.36 24.00% 1385.36

医疗保险 17317 6.5% 1125.61 2% 346.34 8.5% 1471.95

大病医疗保险 17317 1.0% 173.17 1.00% 173.17

生育保险 17317 0.8% 138.54 0.80% 138.54

失业保险 17317 0.6% 0 0.4% 69.27 1.00% 69.27

工伤保险 17317 0.160% 0 0.160% 0

合计 25.060% 1437.32 10.40% 1800.97 35.460% 3238.29

成都市2021年个税扣除标准

2021年个税起征点及扣除标准!

1、减除费用,即“2021年个税起征点”,统一按照5000元/月执行

2、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3、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4、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

5、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包括个人缴付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购买符合国家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支出,以及国务院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项目

6、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

拓展资料:

2021年个税计算方法

个税计算公式:应退或应补税额=[(综合所得收入额-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捐赠)×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020年已预缴税额

举例:

小王为某跨境电商公司员工,2020年1月-12月取得工资薪金54000元,公司为其办理了2020年1月-12月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明细申报。2021年1月公司给其发放工资4500元,年终奖4500元,合计9000元,小王选择年终奖并入综合所得计算个税。2-12月每月发放4500元工资。基本扣除项目和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合计金额为1000元,则

新预扣预缴方法:

1-12月各月小王应纳税所得额(总收入减去6万和专项附加扣除后的余额)小于0,电商公司不需要为其代扣代缴个税,小王也不需要在汇算清缴时申请退税。

假如,2021.6.1日小王加薪后月薪为6000元,1-11月小王合计收入为4500*5+6000*6=58500,未超过6万元,不需要代扣代缴个税。12月小王合计收入为64500元,电商公司需要为其代扣代缴个税=(64500-60000-1000)*3%=105元。

社保扣除比例

法律分析:1、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20%,个人缴费比例8%;

2、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10%,个人缴费比例2%;

3、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1%,个人缴费比例0、5%;

4、生育保险:单位缴费比例1%,个人缴费不缴费;

5、工伤保险:单位缴费比例0.5%,个人缴费不缴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第六条国家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严格监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制度,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有效运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

成都工资扣税标准2021

居民个人按照累计扣缴法代扣代缴劳动所得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应当遵守上述规定。扣缴义务人应按规定填写全体职工的代扣代缴报表和全额预缴情况,并在相应纳税人备注栏的“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报表”中注明“上年一个月,年收入不得超过“6万元”。

按照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居民个人,如保险营销员和证券经纪人。

同样需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上一纳税年度1-12月均在同一单位取酬且按照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申报了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

2、上一纳税年度1-12月的累计劳务报酬(不扣减任何费用及免税收入)不超过6万元;

3、本纳税年度自1月起,仍在该单位取得按照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2021年个税扣缴将有这些新变化

1、工资在1-5000元(含5000元)范围内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在5000元至8000元(含8000元)范围内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在8000元至17000元之间(含17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4、工资总额在17,000元至30,000元(含30,000元)之间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5、工资在3-4万元(含4万元)范围内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

6、工资在4万元至6万元之间(含6万元)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

7、工资在6万元至8.5万元之间(含8.5万元)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

8、工资在8.5万元以上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2018年6月19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的第七次大修改。

2018年8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根据草案决定,基本标准成本降低将在每年60000元,或5000元每月,3%至45%的新税率范围不变。

2018年8月31日,《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通过,将个税起征点调整为每月5000元,最新的个税起征点和税率将于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

社保公司和个人比例

社保公司个人比例指个人缴纳社保费用的比例,不同城市和地区的比例不同,一般为工资基数的10-20%左右。

社保公司个人比例是指个人应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中,个人需要自己承担的部分。根据中国现行法律规定,社会保险费由个人和企业分别负担。其中,个人需要缴纳的金额与工资收入有关,并且在不同城市和地区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社保公司个人比例为工资基数的10-20%左右。具体而言,社保公司个人比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养老保险:个人应缴存工资总额的8%左右,具体比例依据当地标准执行;2.医疗保险:个人应缴存工资总额的2%左右,具体比例依据当地标准执行;3.失业保险:个人应缴存工资总额的0.5-1.5%左右,具体比例依据当地标准执行;4.工伤保险:由企业全额负担,个人不需要缴纳;5.生育保险:个人应缴存工资总额的0.5%左右,具体比例依据当地标准执行。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城市和地区,社保公司个人比例可能会有所不同。此外,如果个人的工资收入超过一定标准,社保缴纳比例也可能会有所调整。

社保公司个人比例怎样计算?社保公司个人比例通常是按照个人的工资收入来计算的。以养老保险为例,个人应缴存的金额等于工资总额乘以当地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一般为8%左右)。例如,某个人的月收入为10000元,那么他应该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就是800元左右。

社保公司个人比例是指个人应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中,个人需要自己承担的部分。具体缴纳比例因城市和地区而异,一般为工资基数的10-20%左右。在缴纳社会保险费用时,个人应当注意按照当地规定的缴费标准缴纳相应的金额,确保自己的社会保险权益。(本回答仅供参考,具体情况需咨询专业人士或相关机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社会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按月缴纳。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用,单位和个人各自承担;生育保险费用,单位负担。

公司缴纳社保比例

公司交社保比例:

1、养老保险缴纳比例。单位缴纳20%,个人缴纳8%。

2、失业保险缴纳比例。单位缴纳1.5%,个人缴纳0.5%。

3、医疗保险缴纳比例。单位缴纳10%,个人缴纳5%。

4、工伤保险缴纳比例。各单位缴费比例不同,个人不需要缴纳。

5、生育保险缴纳比例。各地区的政策不同,缴费比例也不同,个人不需要缴纳。

以上比例仅供参考,以实际缴费比例为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全文》第二十三条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