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司不是来了新人嘛还有就是快到每年调整社保基数的时候了,我就想着自己先弄明白这个昆山这边的公司缴社保基数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以前都是人事那边弄好了直接报,咱也没细琢磨过,这回就想着自己动手实践一下,搞清楚来龙去脉。
我先是在网上随便搜了搜,嚯,信息还挺多,但说啥的都有,看得我有点晕。一会儿说按上年平均工资,一会儿又说新员工按第一个月工资,还有那个上下限,什么300%,60%的,搞得我一头雾水。感觉这东西好像每个地方还不太一样,昆山具体的规定是网上的信息有点碎片化。
摸索过程
光看网上的不行,还是得找点官方的或者实际操作的东西。我就想着先问问我们公司人事呗,他们肯定最清楚。人事大姐倒是挺耐心,给我解释了一下大概的流程。
她告诉我这么几点:
- 老员工:确实是看他去年的月平均工资是多少,然后根据这个数来定今年的缴费基数。
- 新员工:刚来的,还没干满一年,就看他第一个月完整工资是多少,用这个数当基数。
- 上下限:这个基数不是随便定的,有个范围。每年昆山人社局会公布一个最低标准和最高标准,你算的那个基数得在这个框框里。太低了不行,得按最低的算;太高了也不行,就按最高的那个封顶数来算。
听完这个,我感觉清晰多了。但光听还不够,我这人就喜欢自己动手确认下。我又去找了找昆山人社方面的一些通知或者办事指南看,虽然没直接找到一个计算器那种东西,但大概的文件和政策说明里,确实提到了这个基数核定的规则,跟人事说的差不多。
搞明白怎么算了
这事儿的核心就是先确定每个员工的“基数工资”。
比如说老王,去年一整年,每个月工资加奖金啥的,乱七八糟加起来一共是12万,那他月平均工资就是1万。然后就看昆山今年公布的社保基数上下限是多少。假设今年的下限是4500,上限是24000(我就打个比方,具体数字每年会变)。老王的1万块就在这个4500到24000之间,那公司给他交社保,就按1万这个基数来算。
要是新来的小李,第一个月工资是4000块,比最低的4500还低,那对不起,不能按4000算,得按最低标准4500来给他交社保。
反过来,要是公司高管老张,月平均工资3万,超过了上限24000,那也不能按3万算,就按最高的24000来给他交。
这个基数定下来之后,公司和个人再分别按照不同的比例去交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这五险。那个比例也是固定的,但基数是变动的,所以交多少钱,这个基数是关键。
实践结果
弄明白这个逻辑后,我就找人事要了最新的上下限标准文件看了眼,心里就有谱了。以后再有新人来,或者年度调整,咱自己也能大概估摸出来公司要为这个员工花多少社保成本,员工自己要扣多少钱。感觉对公司的开销和员工的福利都有了更实际的认识。
昆山这个社保缴费基数,说复杂也不算特别复杂,关键就是抓住“上年月均工资”和“新员工首月工资”这两个点,再卡住官方公布的“上下限”,基本就八九不离十了。自己动手查一查,问一问,比光听别人说强多了,心里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