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搞的社保缴费基数调整的事儿,主要是针对93年开始缴社保的那批老员工。这事儿挺复杂的,但是一步一步捋下来,也还算顺利。
事情是这么开始的,前段时间公司人事那边找到我,说要重新核算一批老员工的社保缴费基数,因为他们是93年就开始缴的,那时候的政策跟现在不一样,缴费基数啥的可能需要调整。一听这话,我脑袋嗡一下,93年的!那得是多少年的数据!
得了,硬着头皮上。我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找资料。赶紧把93年开始的社保政策翻出来,一条一条研究。然后又去查了当时当地的职工平均工资,最低工资标准等等。网上搜罗了一大堆,眼睛都快看瞎了。
初步了解了情况后,我开始整理数据。人事那边给了我一份名单,上面是所有93年开始缴社保的员工的信息,包括当时的工资、缴费基数、个人缴纳金额等等。我把这些数据全部导入到Excel表格里,然后开始逐一核对。
核对的过程那叫一个痛苦!那时候的工资条跟现在的完全不一样,而且很多信息都不全。我得一个个去找当时的档案记录,或者找老员工本人去核实。有些老员工都已经退休了,还得打电话去问,费了老鼻子劲了。
记得有个老同事,死活记不清自己当年的工资是多少了,我就从侧面打听,问他那时候一个月能买几包中华烟,一包烟多少钱,再反推他的工资,也是没谁了。
数据核对清楚之后,我就开始计算新的缴费基数。按照现在的政策,社保缴费基数是以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准,有上限和下限。我根据当地社平工资,算出了这些老员工的缴费基数范围,然后根据他们的实际工资,进行调整。
调整完缴费基数,接下来就是算每个月应该缴纳的社保金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每项的缴费比例都不一样,我得仔仔细细地算清楚。而且单位缴纳的部分和个人缴纳的部分也要分开计算。
最麻烦的是,有些老员工中间可能换过工作,或者中断过缴费,这些情况都要考虑到。我得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分段计算缴费金额,想想都头大。
全部计算完成之后,我把数据导出来,生成新的社保缴费清单,然后交给人事那边。他们再把这些数据导入到社保系统里,这样就完成了社保缴费基数的调整。
这事儿前前后后搞了差不多半个月,每天加班到深夜,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不过看到最终顺利完成了任务,心里还是挺有成就感的。毕竟这关系到老员工的切身利益,马虎不得。
总结一下这回的经验:
- 资料一定要找全。 93年的政策跟现在差别很大,一定要把当时的政策找出来仔细研究。
- 数据一定要核实清楚。 老员工的信息可能不全,一定要想办法核实清楚,避免出错。
- 计算一定要准确。 社保缴费涉及到很多比例和规定,一定要仔仔细细地计算,确保准确无误。
这回社保缴费基数调整的经历,让我对社保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是也很有意义。希望我的分享能对大家有所帮助!